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通 > 内容页

世界观焦点:中班音乐教案小红帽_中班音乐教案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3-21 12:56:40

1、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  设计思路:


(资料图片)

3、  《吓了一跳》是《惊愕交响曲》的选段,传说当时伦敦的贵妇是音乐会的常客,但是她们经常听不懂海顿的音乐,只是在那里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顿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写了这部《惊愕交响曲》,乐曲刚开始很轻柔、舒缓,贵妇们又在昏昏欲睡,刹那间出现一个由全乐对演奏的强音,将打盹的贵妇吓了一跳,傻了眼的贵妇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中班孩子有了表现欲,把交响乐用猫和老鼠的故事让孩子用动作表现出来,便于孩子理解和接受,通过猜故事、看动画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使幼儿能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4、  活动目标:

5、  1.感受乐曲的变化,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6、  2.愿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活动的乐趣。

7、  活动准备:

8、  课件、猫和老鼠的头饰。

9、  活动过程:

10、  1.音乐入场,并进行节奏训练。

11、  《天使》入场,《握手舞》节奏训练。

12、  2.初次欣赏乐曲。

13、  师: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请你听听它有几段?

14、  小结:这首乐曲叫《吓了一跳》是海顿《惊愕交响曲》的选段,它有两段,是一首AB式的乐曲。

15、  3.分段欣赏乐曲。

16、  师:我们先来听乐曲的第一段,听完后告诉我你感觉怎么样?你想干什么?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表演)

17、  我们来听一听第二段,听完后告诉我你感觉怎么样?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表演)

18、  4.再次欣赏乐曲,并用动作表现乐曲。

19、  师:这首乐曲里面藏有一个猫和老鼠的故事,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请你们猜一猜猫和老鼠发生了什么事?

20、  你觉得第一段是谁来了,它在干什么?怎样用动作表演?第二段是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怎样表演?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表演表演这个故事,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你就怎样表演!看哪个小朋友和别人表演的不一样。(幼儿用动作表现乐曲)

21、  5.观看动画,用动作表现乐曲。

22、  师:猫和老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3、  发生了什么事?第一段是谁来了,它要干什么?请你用动作表演表演。(猫肚子饿了要去抓老鼠)又发生了什么事,老鼠怎么样了?(猫被老鼠打晕了,老鼠出来偷东西、跳舞)

24、  你们想不想表演表演这个故事,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头饰,我们一起来表演。

25、  活动目标:

26、  在情境中学唱歌曲《小鸭嘎嘎》,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7、  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28、  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29、  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30、  活动重点:

31、  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唱准附点节奏。

32、  活动难点:

33、  尝试分组演唱,并能快速准确接唱歌曲。

34、  活动准备:

35、  《小鸭嘎嘎》音乐,PPT课件,分组标志。

36、  活动过程:

37、  一、开始部分师幼互动,组织教学。

38、  二、基本部分

39、  导入:水中游来小鸭子

40、  (1)、(出示PPT图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个浴缸大吗?请你学一学。

41、  (2)、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看看是谁?。(出示小鸭)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为什么喜欢它?它摸上去什么样?眼睛大吗?学一学。

42、  小鸭嘎嘎叫

43、  (1)、欣赏歌曲第一段师:我喜欢小黄鸭可爱的样子,我还喜欢它什么地方呢,这回要请你们的耳朵来帮忙听一听了,这首歌会告诉你,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问:我为什么喜欢它?你们会洗澡吗?一起来学一学吧!

44、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和小黄鸭一起洗澡吗?因为这个浴缸太大了,我一个人洗很孤单,小黄鸭陪我洗澡,还陪我玩水呢!你们喜欢玩水吗?怎么玩?来,学一学。

45、  (2)、重点练唱小鸭叫声(附点节奏)师:刚才你们玩水的时候,来了两只小黄鸭,还记得小黄鸭的叫声吗?哪一只是我的朋友呢?请你听一听吧!

46、  (师分别演唱两只小鸭的叫声,幼儿听辨并练习附点节奏,并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

47、  (3)、学唱歌曲后一部分师:我的小鸭还有本领呢,快来找找吧!

48、  ①师逐句弹唱唱后一部分。幼儿倾听并找出小黄鸭的本领。

49、  ②欣赏PPT课件,引导幼儿添加象声词。

50、  刚才你们听到“我会游”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唱”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吹泡泡”的后面又有什么声音?两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样吗?请你学一学怎样吹出向上和向下的声音呢?

51、  ③幼儿随乐表演唱。

52、  小黄鸭合唱队(1)、齐唱练习师:(出示PPT图片六只小鸭)小朋友的歌声引来了一群小黄鸭,这六只小鸭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黄鸭和唱队”,今天它们是来演唱《小鸭嘎嘎》这首歌的,可是他们还不会唱呢,你们会唱了,你们来教教它们,好吗?

53、  (2)、分组演唱小鸭子合唱队要去沙滩上演出,他们要分成三组,一组唱游泳的",一组唱唱歌的,一组唱吹泡泡的,怎么分呢?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表演吗?请你自己选一个队加入吧!

54、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为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55、  活动反思:

56、  《小鸭嘎嘎》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富于表演,很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

57、  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游戏化教学教改模式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理解记忆,学唱模式,将歌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歌曲,整个过程像是在玩耍,没有了教的痕迹。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欣赏感知音乐,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的情绪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58、  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贴近《指南》的目标要求,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在不断的感受与欣赏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指南》。

59、  我会把这次观摩示范活动做为起点,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使我们的游戏化教学更有效。

60、  设计思路

61、  “节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节奏练习是幼儿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表现节奏的方式有许多种,如拍手、跺脚,但经常使用这些形式难免显得单一和缺乏情趣。于是我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幼儿热衷模仿厨师的游戏引入集体活动中,让每个幼儿学做小厨师,和视频里真实的厨师一起互动,在打鸡蛋、切番茄的轻松氛围中练习不同的节奏,使幼儿感受生活中也有很多音乐元素。

62、  活动目标

63、  1.跟着音乐尝试使用厨房用品,有节奏地敲打。

64、  2.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65、  活动准备

66、  1.录像(厨师在厨房有节奏地打鸡蛋、切番茄)、图谱、音乐(经剪辑的重金属音乐《I believe》,节奏感强,歌里包含了唱歌和说唱两种形式)。

67、  2.教师用物品:锅碗瓢盆、鼓棒、围裙、厨师帽一顶;幼儿用物品:不锈钢碗和竹筷(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塑料刀和塑料砧板(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厨师帽幼儿每人一顶(小厨具和厨师帽事先均已放在幼儿椅子下)。

68、  3.双排半圆形座位面对屏幕。

69、  活动过程

70、  一、小碗小筷来唱歌

71、  1.引入主题。

72、  今天我们一起去菜场买菜,你看到了哪些菜(幼儿听音乐入场,音乐停,幼儿摆出“菜”的造型,教师边挑菜边拍着节奏问“你是什么|莱一|”幼儿用节奏语言回答)。

73、  (入场时让幼儿先听该音乐,熟悉旋律,为后面的打击节奏乐作准备。)

74、  2.扮演厨师。

75、  (1)(教师系上围裙、戴上厨师帽)看看今天我是谁?

76、  (2)我们戴上厨师帽,也打扮成厨师,一起开个厨房音乐会好不好?

77、  (3)你想跟哪组厨房用具做好朋友,就去拿好用具(小碗和小筷、小刀和小砧板)。

78、  (创设情境、扮演角色,符合中班幼儿的游戏特点,能很快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79、  3.自由探索节奏。

80、  小厨师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合着音乐一起来玩玩吧(音乐起,教师巡视幼儿听音乐创编节奏的情况,并及时模仿、表扬创编新节奏的幼儿)。

81、  4.展示小厨师创编的节奏。

82、  大厨师(教师)发现和展示小厨师的节奏(拿刀切的× ××|×一|切西瓜|喽一|)(拿筷子的×× ××|×× ×|萝卜黄瓜|真好吃|),我们也来敲一敲,真开心哦。

83、  5.找找敲打的窍门。

84、  小厨师们有没有发现怎样敲出的声音最好听?(幼儿自由发言:筷子敲在碗边声音响亮又好听;小刀切在砧板的当中声音很响亮等。)

85、  (用同伴学习法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型,教师可以及时捕捉并介绍给其他幼儿,以丰富幼儿的节奏型。通过探索,幼儿还发现了怎样敲出的声音最好听,为后面的演奏作好铺垫。)

86、  二、厨房里的声音

87、  1.观看厨师工作的视频。

88、  (完整观看视频)看看厨师在厨房里干什么?

89、  2.讨论看到的内容。

90、  (1)你们看到厨房里有什么(有番茄、鸡蛋等)?

91、  (2)厨师在干什么(准备烧番茄炒蛋、番茄蛋汤等)?

92、  (3)厨师是怎样打鸡蛋的,怎样切番茄的(引导幼儿看出厨师的动作是有节奏的)?

93、  3.发现节奏型。

94、  厨师切莱是有节奏的,你们发现了吗?幼儿再次观看视频。

95、  (让幼儿观看视频,第一次引导幼儿观察厨师切菜很特别,第二次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节奏型。)

96、  4.逐段播放视频,幼儿学习模仿节奏型。

97、  (1)观看“打蛋”视频,幼儿说出打蛋的节奏,教师从围裙口袋里摸出图谱贴在黑板上,并回放视频验证。幼儿模拟动作,教师边模拟动作边说出节奏:打打 打|打鸡 蛋|。

98、  (2)观看“切番茄”视频,幼儿说出切番茄的节奏,教师从围裙口袋里摸出图谱贴在黑板上,并回放视频验证。幼儿模拟动作,教师边模拟动作边说出节奏:切切|切番茄| 。厨师切得很整齐,我们再来切一切吧(用情境语言暗示幼儿节奏要整齐、稳定)。

99、  (和视频互动,模仿厨师“打鸡蛋”和“切番茄”的节奏型,这一形式有趣、形象,幼儿边看边不由自主地跟着模仿,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此时,教师再用图谱、语言等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和巩固新的节奏型。)

100、  三、厨房音乐会

101、  1.看指挥和图谱练习。

102、  我是大厨总指挥,小厨师们请出你们的厨具,你们看着节奏谱,打打鸡蛋又切番茄,切切番茄又打鸡蛋。(给四下前奏提示,4——打打打|打鸡蛋|打打打|打鸡蛋|,番茄准备——切切|切番茄|切切|切番茄|大厨交替轮流指挥两组,速度逐渐加快)。

103、  注意提示幼儿:切番茄的时候不要越切越快,否则会切到手,切切|慢慢切|切切|慢慢切| 。

104、  (教师用语言、眼神提示和帮助幼儿看指挥与图谱来打节奏。切番茄的节奏型较难,在练习中教师可用情境性语言和动作示范提示幼儿注意节奏的稳定。)

105、  2.听音乐,心中模拟动作。

106、  (1)完整听赏音乐一遍。

107、  (2)乐曲从头到尾都在唱歌吗(有的地方是唱歌,有的地方是说话)?

108、  (3)边听音乐边在心里想动作:听到乐曲中唱歌的部分就打鸡蛋,听到乐曲中说唱的部分就切番茄。

109、  (在正式打节奏乐前先根据音乐在心中模拟动作,这是幼儿自主学习中十分必要的一个方法,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掌握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行为。)

110、  3.跟着音乐尝试演奏。

111、  (1)小厨师拿着厨具第一次听音乐演奏。

112、  (2)为什么有几个小厨师少打了一个鸡蛋,少切了两片番茄?怎么会这样的(演奏的时候晚出来了)?怎么办呢(仔细听音乐,早一点准备好)?

113、  4.小厨师指挥演奏。

114、  请两个小厨师做小指挥,一个指挥打鸡蛋的节奏,另一个指挥切番茄的节奏。教师提示小指挥正确指挥,观察其他幼儿练习的情况。

115、  (请小指挥是对幼儿能力的一种挑战,为幼儿提供了“最近发展区”,可请不同的幼儿来做小指挥。)

116、  5.大厨师加入表演。

117、  (引出墙面上事先挂好的锅碗瓢盆)大厨师我很高兴,今天我也要露一手,等一会儿,我接着你们后面一起来演奏,我们开个热闹的厨房音乐会。

118、  6.集体表演。

119、  完整演奏,教师在后面一段加入进来敲奏。

120、  (教师用锅碗瓢盆的演奏增加了表演的气氛,同时也是一种示范,为幼儿进一步练习起到了引领作用。)

121、  四、延伸

122、  可在下次活动中让幼儿自选厨房用具练习另一种节奏型,并可根据烧不同的菜创造不同的节奏型配合音乐来演奏。

123、  反思

124、  二期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常常觉得教材中有关艺术、尤其是音乐活动的内容减少了。其实面对同一个教材,教师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教材。

125、  在单纯的音乐活动中,常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来表现节奏,难免缺乏情趣、不生动。于是我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把中班“好吃的食物”主题中幼儿热衷模仿厨师的游戏引入音乐活动中,使整个活动在一个既有趣又真实的场景——“厨房音乐会”中进行,让每个幼儿学做小厨师,和录像里的厨师一起互动,在动手、动脑的轻松氛围中感受和学习节奏。

126、  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自己的发现和探索,在“玩”音乐的过程中既有幼儿自主创造、发现节奏型,又有自主探索如何敲击发出最好听的声音,还有通过视频自主模仿节奏型等,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和材料的互动中不断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提升幼儿的发现能力,锻炼了幼儿对节奏的把控能力。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用“大厨”的身份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并用情境性的语言、实物图谱、节奏语言、动作示范、眼神提示、请小指挥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练习和掌握不同的节奏,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27、  二期课改使我们成为会观察、会发现的教师,更鼓励我们要成为会“对话”的教师。教师除了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热点,更要学会捕捉教育的契机,拓展教材的空间,学会为幼儿平凡的生活经验“润色、点晴”。

128、  活动目标

129、  1.熟悉《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旋律及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130、  2.根据创编的节奏性,尝试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

131、  3.在交换乐器时,通过看教师的体态、倾听教师的声音,控制好自己的乐器。

132、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133、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34、  活动准备

135、  1.活动前多次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磁带,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36、  2.幼儿座位下放置铃鼓、串铃、圆舞板等乐器。

137、  活动过程

138、  1. 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139、  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幼儿倾听。

140、  幼儿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回忆歌曲基本内容。

141、  2. 幼儿尝试为歌曲创编节奏型。

142、  教师完整地范唱,同时鼓励幼儿有节奏地拍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整体结构。

143、  教师:我来唱歌,你们用拍手的方法为音乐伴奏。(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节奏型)。

144、  幼儿跟教师一起边学唱歌曲边有节奏地拍手。

145、  教师引导幼儿将拍手动作转化成“身体动作总谱”。

146、  教师:现在我们不光要拍手,还要拍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拍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147、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遇到不同节奏型时匹配身体不同部位。

148、  教师反馈幼儿的身体动作并集体练习。

149、  教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动作做给大家看。(教师只哼歌曲的第一句,作为开头提示)

150、  教师:我们一起跟着一个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带领集体模仿个别幼儿的动作,用同样模式的节奏型随乐练习,只练习四句)。

151、  3.引导幼儿先集体后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152、  教师:现在,我是指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注意最后一句要和指挥做的一样。(两种节奏型都要练习) 教师指挥幼儿练习身体动作。

153、  教师:现在我来指挥。我指挥到哪一组哪组就做动作。

154、  4.引导幼儿演奏打击乐器。

155、  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空手做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

156、  教师:请你们先看看椅子下是什么乐器,然后看我的指挥,空手做演奏乐器的动作。

157、  教师指挥幼儿拿打击乐器,集体演奏1—2遍。

158、  教师指导幼儿自由交换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159、  教师(放低音量):交换乐器之前,请小朋友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在椅子上,然后找到另一个你想演奏的位置下。我数到3时,请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下的新乐器。

160、  5.教师组织幼儿收放打击乐器,结束活动。

161、  活动反思

162、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安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